自产和外销ISO Cell区别
之前我们也介绍过ISO Cell是属于三星家技术,诞生后一段时间内主要都是自产自销。直到这一两年才开始像索尼那样对外出售ISO Cell传感器。正如索尼也会将最好的CMOS留给自己,外销的CMOS总是少了一些功能或者低了一个档次一样。本文测试的三台手机都不是三星手机,采用的是外销版的ISO Cell传感器。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景画幅和录制4K视频支持度上。
取景画幅
 F2.2光圈值样机取景界面(1300万像素,4:3画幅)
 F2.2光圈值样机取景界面(900万像素,16:9画幅)
如上面两张图显示,光圈值为F2.2的ISO Cell样机开启1300万像素全像素拍照时候,取景界面变成了4:3画面,这也是一般手机传感器物理尺寸比例,所以我们在构图时候往往就被限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中,用户体验不佳。当我们尝试将像素值下调为900万像素时候,取景界面变成了16:9占满了整个屏幕。这其实是掩眼法,我们以为取景范围多了,但是代价就是像素的密度少了,导致最终生成照片只有900万像素。
无独有偶,另外两台采用外销ISO Cell的样机也遇到了类似的尴尬。
 F2.0光圈值样机取景界面
 F2.0光圈值样机取景界面
(左:4:3画幅-1600万像素,右:16:9画幅-1200万像素)
 F1.8光圈值样机取景界面(1600万像素为4:3画幅)
 F1.8光圈值样机取景界面(1200万像素为16:9画幅)
在今年的三星S7之前,三星自产自用的ISO Cell则能够在1600万全像素尺寸下以16:9画幅显示取景界面,这也是内销ISO Cell相比外销ISO Cell更具优势的地方。
4K视频录制
当年的第一代ISO Cell传感器不仅支持硬件HDR技术,还追加了录制4K视频的功能,后来自产自销的ISO Cell传感器都延续了这两个特征,但是外销的ISO Cell传感器则没那么幸运。无论是基于产品的定位还是技术保护,本文测试的三台样机上搭载的ISO Cell传感器全部都不支持4K视频的录制。
 F1.8光圈手机最高能够录制视频分辨率
 F2.0光圈手机最高能够录制视频分辨率
 F2.2光圈手机最高能够录制视频分辨率
当然也有特例,在之前文章介绍过乐视的一款千元机采用了1300万像素ISO Cell传感器,但是支持4K@30fps视频录制功能。
总结:通过本文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ISO Cell像素结构并没有三星宣传得那么强大。不过从样张的纯净度以及配合大光圈、高感光度之后的表现来看,我们也要肯定这种像素结构相比堆栈式结构的一些优势。索尼最新的IMX298传感器引入了DTI画质增强技术,其实就是类似ISO Cell的原理。侧面也反映出ISO Cell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并且得到了友商的肯定,进一步推广到全行业。
撇开光学防抖这种立竿见影提升画面亮度的方法,我们只看影像传感器的进化历程,从最初的前照式传感器(FSI),再到背照式传感器(BSI),再到堆栈式传感器,索尼不断提高传感器感光层的面积,同时也进一步释放像素单元的上限,来到千万级别像素值。另一方面,三星ISO Cell像素结构则从另一个角度入手,不仅仅提高光线利用率,更重要的还是让像素之间减少串扰,进一步提高画面纯净度。
其实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像素间串扰减少了,提高感光度的时候自然就不用大幅使用涂抹算法去掩饰噪点带来的弊端,接着解析力也上去了。即使不使用光学防抖,凭借大光圈增加更多进光量,最终也能够生成一张观感不错的夜景照片,例如本文的部分样张。其实光圈值从F2.0开始,采用ISO Cell像素结构的传感器就已经开始发挥出优势,增大到F1.8之后,这种优势已经开始追赶并缩短和光学防抖阵营的距离。
当然,ISO Cell和大光圈配合并不适合长曝光情况,延长快门时间到达一定临界点,光学防抖和三脚架依然是王道。短时间的HDR合成还勉强凑合,如下图所示,能够拍出更加明亮的画面,噪点在所难免,还不算肆无忌惮。
 F1.8
 F1.8+H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