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笔者的朋友突然感慨起来:“大家都是双卡双待手机,为啥你的手机总比我的手机好用?”我就让他说一下理由,他一时半会接不上来,之后就认真地强调多一次:“你的就是比我的好用。”好吧,作为技术宅,我们应该客观地分析一下问题。双卡双待和全网通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几年也早已普及到千元以下的手机市场。但是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很关心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完满的解决?例如笔者的朋友所吐槽的用户体验差,其实主要还是围绕着三个方面:不同系统之间对于双卡双待的设置选项和切换机制是否简单明了?不同型号的双卡双待手机在信号强度和数据传输速度这两个指标上是否已经拉不开距离呢?带着这三个你们所关心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实验之旅。

双卡双待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很早以前,中国电信相比联通和移动制式的手机更经常使用双卡双待的设计,这是因为中国电信的2G网络采用了CDMA制式,而另外两家运营商则同时使用了GSM。移动和联通的用户在选购手机的时候比较弹性,联通用户也可以买移动制式手机,移动用户也可以买联通制式的手机。这种优势也延续到了3G时代。联通和移动的3G网络制式虽然并不相同,但是2G网络能够相互兼容。例如移动3G的手机卡插入联通3G制式的手机之中,虽然无法开启3G网络(TD-SCDMA),但是依然能够使用2G网络(GSM)打电话和上网。
当然也有特例,例如LG和三星的大部分水货手机,由于在韩国当地的2G网络并不流行使用GSM,而是使用CDMA,大部分来自韩国本地的3G手机并不兼容GSM网络,当然,也包括TD-SCDMA这种3G制式。具体表现就是插入移动制式SIM卡之后,你会发现打电话打不了,上网上不了,连信号好像也消失了的样子。
 大部分来自韩国本地的3G手机并不兼容GSM网络
回到双卡双待问题,电信3G手机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一般都会沿用双卡双待设计,当时还是分主卡槽和副卡槽的,主卡槽只能够使用电信3G和2G网络的SIM卡,副卡槽只能够使用联通和移动制式的SIM卡,并且只能够使用2G网络。这样就能够既保证从联通和移动阵营投奔过来的新用户能够继续使用原本的号码打电话,也能够享受电信3G网络带来的上网冲浪快感。当时,电信3G还推出“全网通”的概念,其实就是指上面这种形式,并不是如今的骁龙全网通。骁龙全网通才是真正的全网通,下文我们会介绍。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4G时代,真正的全网通手机全面普及,三大运营商都在力推双卡双待和全网通的智能手机。
双卡双待就是这样流行起来的,自中国电信“伪全网通”和后来真正的全网通手机渐渐普及开始,双卡双待的设计就已经不再局限于商务手机。旗舰机、超薄手机、续航神器、拍照怪兽等产品线也陆续普及开来,如今别说4999元以上的那些手机必须得有双卡双待的设计,连999元以下的大部分手机也在普及这个属性,否则就会被消费者吐槽落后。
全网通
正如上文提到,全网通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电信手机,但是当时的电信手机只能够使用电信3G、2G网络,以及联通和移动的2G网络,而且还分主副卡,并不灵活和全面。
如今兼容骁龙全网通的双卡双待手机,不仅能够实现两个卡槽分时复用三大运营商的4G/3G网络(一个卡槽使用4G/3G网络,同一时间另一个卡槽只能够使用2G网络),还不分主副卡,电信卡不再规定只能够插在第一个SIM卡槽,还有全球全网通的优势,兼容全球多种4G/3G/2G频段,而不是友商那些中国全网通,仅限于中国境内的三网通吃。
更多和骁龙全网通相关的内容,请参考此文。
虽然双卡双待和全网通手机开始出现烂大街的情况,但是我们体验过很多台双卡双待的手机之后,发现不同品牌的机型之中,用户体验大大不同。说白了,主要就是系统界面交互,以及信号强度和传输速度的区别,接下来我们重点看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